|
【原材料】国家将着力提高原材料工业质量 |
【yuancailiao】2018-11-8发表: 国家将着力提高原材料工业质量 10月25日,国家工信部网站发布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原材料产品质量的明显 国家将着力提高原材料工业质量10月25日,国家工信部网站发布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原材料产品质量的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同时实现原材料工业供给结构的优化。并明确了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四个细分行业的发展目标。 《方案》要求包括先进陶瓷等材料等在内的建材行业的产业化要取得明显进展,石墨烯材料生产达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保障能力要明显提升。加速推进建材部品化,日益丰富矿物功能材料品种,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重达到40%。同时,《方案》还在原材料工业的标准供给体系、质量技术攻关、质量分级评价、“互联网+”质量、产业集群质量、质量发展环境、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完善标准供给体系方面,加快组织实施原材料重点标准制修订计划,提升产品和通用工艺类标准技术水平。提高标准的协同性,协同推进重点领域产品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制修订,加强上下游标准协同一致性,构建协同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重点原材料产品的国际标准转化率,形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材料标准体系,鼓励社会团体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团体标准。 要实施质量技术攻关,支持原材料工业领域国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优化质量控制技术,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强原材料领域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完善原材料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体系。尽快形成一批带动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开展质量分级评价,建立质量分级体系,推动建立主要原材料产品质量分级发布机制。构建科学评价方法,鼓励产业链下游对使用材料开展实物质量对比。加强评价结果应用,发挥行业协会、认证机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研究推动质量分级评价、认证结果的市场化采信机制。 积极推动“互联网+”质量,持续推进原材料企业智能化改造。开展智慧质量管理,支持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关键节点的质量数据,实现生产过程动态优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视化。鼓励原材料生产企业与下游企业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建立原材料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 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在建材、钢铁、石化、有色等产业聚集区培育质量竞争型产业集群。构建“一站式”产业集群质量提升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和集体商标保护力度,支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向的高质量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引导创新资源向原材料产业集群集聚,支持原材料产业集群优化升级,推动我国原材料产品进入全球高端供应链体系。严格落实建材等行业规范条件,加大生产许可证下放后大宗产品的抽检力度,促进原材料工业从主要提供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型。推动实施原材料工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标准。 加强保障措施,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局面。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原材料质量的攻关、创新、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原材料工业特点的增信融资体系。探索建立工业采购品质量保险机制,支持企业运用保险手段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新产品推广应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原材料领域具有产业特点的量值传递技术和关键领域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研究,积极培育和构建原材料领域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加强原材料领域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 (【yuancailiao】更新:2018/11/8 14:49:12)
![]() |